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衡器协会会员、广西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广西智慧测控科技有限公司崇尚科技、勇于创新!欢迎光临、合作愉快!
网站首页
产品中心
工业称重产品
称重控制系统
智慧交通系统
一体机/软件
传感器/仪表
应用方案
工业称重过程控制
公路计重治超领域
食品溯源称重管理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服务支持
智慧服务
技术论坛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荣誉证书
合作伙伴
广西人工智能学会
宁波柯力传感科技
上海耀华称重系统
深圳市数星星衡器
联系我们
招才纳贤
客户留言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国衡器行业发展现状和中国衡器企业发展方向
搜索
点击关键字:无人值守
地磅
传感器
仪表
称重软件
称重模块
称重系统
定量装车
一卡通
一体机
超限检测
科技治超
皮带秤
包装秤
吊秤
台秤
托利称重…
名称
描述
内容
中国衡器行业发展现状和中国衡器企业发展方向
来源:
刘东平、许泰成、饶年华
|
作者:
gxzhihui
|
发布时间:
2019-01-30
|
2750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衡器行业有六家上市公司:商业衡器两家;工业衡器四家,其中以配件为主一家,设备商两家,类系统解决方案一家。但六家市值总和与托利多(美)相当,营业收入总和不到30%,利润总和不到20%。
这也许是中美之间差距的一个缩影。
振兴中国民族产业,任重道远...
内容摘要:中国衡器行业的需求是一种典型的分级而非升级需求,区位竞争和产业转移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巨大的经济体量也会诞生出中国独有且需求规模较大的细分市场和应用领域。衡器行业要走出低价竞争模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东部衡器企业应更多关注新市场,中西部则应继续完成分工使命,同时所有企业都应持续地优化客户结构、提升中高质量的产品和市场比重,共同促进中国衡器朝智能称重(含无人值守)方向发展。分工合作共赢的模式也将出现新的形态和新的特点,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需求分级、新应用领域、智能称重、商业模式创新
一、中国衡器行业的需求特点
中国衡器行业的需求具有统一性、需求较大、层次性、新应用发展迅速四大典型特征,是一种典型的分级而非升级需求。
统一性主要体现在相关计量法规、检验规程等同一法制标准的强制性,和行政执法的一致性等层面。一般说来,单一制国家的统一性特征要比联邦制国家更明显。如中国早在秦朝就开始推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反之,联邦制国家如美国,各联邦区则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统一性的特征有助于衡器企业的发展,也能减少经济交
易活动的制度成本。欧美OIML、NTEP认证及国际计量标准的互认,无疑是朝统一性方向发展,但这种统一性是建立在自愿而非法制的强制性层面。
需求较大主要体现销售收入上。就工业衡器、家用衡器、商用衡器分类看,汽车衡、平台秤、台秤等工业衡器的总体销售额肯定要比商用秤、家用秤大;就国家而已,中国衡器行业也是世界衡器行业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当然衡器规模的大小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规模、人口和地理面积是密切相关的。
层次性主要体现在衡器需求的特征上。中国有对价格敏感度不高的高端需求,如托利多、HBM在中国的销售规模不少;也有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中低端需求,如以国内衡器企业为代表的销售总规模也不小。这种层次性主要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消费群体有明显层次性有关。需进一步说明的是高端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数量虽小于中低端但其销售规模上则相当,且利润总水平要远高于中低端。
新应用发展迅速主要体现新行业或新领域对称重计量的应用需求。衡器早期的大规模使用更多的是在工商业,而中国高速公路的大发展和大建设,使得此细分市场成为中国衡器应用领域的单一大市场,且孕育以此业务为主的上市公司:北京万集。高速公路成衡器产品应用的大市场,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和中国衡器需求的特色。近几年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苏宁等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又催生了快递物流市场的大发展,并诞生了顺丰、四通一达等多家快递物流上市企业,推动了衡器在快递物流领域的应用,使得此细分市场成为衡器需求快速增长的亮点。这两年垃圾计量收费制度的推动,中央治理“城市被垃圾包围”等环保问题的决心和“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美丽乡村的建设,未来该领域必将成为衡器应用的新增长点。
由此可见,中国衡器行业的需求是一种典型的分级而非升级需求,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量会诞生出世界其他国家很小甚至不存在、但中国衡器需求却规模较大的细分市场和应用领域。这是我们研究中国衡器需求需特别关注的地方。
二、中国衡器企业的发展现状
需求特点影响的不仅是产品形态和相关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同样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中国衡器企业的发展现状与衡器行业的需求特点是有很强的相关性。
中国衡器的生产有从东向中再向西转移的趋势。东部衡器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和衡器需求的平稳,是产生此趋势萌芽的起因,而门槛降低和技术溢出效应以及中西部需求增长,则会加速这种趋势。当技术进步和设备投资无法带来企业利润和销售增长时,控制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肯定是第一选择,这也说明此区域市场或此类产品在此区域市场已处于成熟期。这种现象符合产业转移理论和区位竞争理论,中国衡器行业的高速发展正得益于此,要是没有美韩台日等外资衡器企业因成本提升和需求平稳等原因而转移到中国,中国衡器行业的发展就没有今天的局面。进一步来说,留在东部的企业将逐渐从其发达城市和省会转移到次发达区域,而在中部的企业则依然集中于中部经济发展较好城市和省会。
中国衡器行业的下游仍需继续完成分工的历史使命,走完其应经历的发展阶段。中国衡器行业的分工模式是从衡器整个产业链开始,如耀华及相关仪表企业专做仪表,中航电测与相关传感器企业专做传感器,全国各地衡器生产企业从事衡器的组装、加工、调试、销售和服务,从而促进了中国衡器行业进步和迅速发展。但经近30多年发展,衡器上游开始集中并打破分工模式,传感器厂家从事仪表生产和制造,仪表厂家与传感器厂家股权合作,这是市场竞争、技术发展和行业趋向成熟发展阶段使然;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查看全文 »
上一篇:
论物联网战略市场策略
下一篇:
广西党委政府印发关于着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